恋上你看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二章 制度后的秘密(第1页)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完美的东西,任何制度都有缺陷,任何体系都有漏洞朱元璋的这个体系也不例外

朱元璋是一个搞制度的人。

他很了不起,很勤奋,终其一生,不但制定了完备的法律,还成功地普及了法律。

我们之前说过,朱元璋制定了《大明律》,并规定了五种刑罚,分别是笞、杖、徒、流、死。

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小竹棍打人、大木板打人、有期徒刑、流放、死刑。

当然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他是不会满足于这几种处罚方式的,这五种只是正刑,另外还有很多花样,之前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多讲了。

而在明初的普法教育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大明律》,而是一本叫做《大诰》的书。

所谓《大诰》是朱元璋采集一万多个罪犯的案例,将其犯罪过程、处罚方式编写成册,广泛散发,人手一册。

根据法理学的分类,《大诰》采用了案例,应属于判例法,这么看来朱元璋还颇有点英美法系的倾向。

朱元璋正确地认识到,要老百姓去背那些条文是不可能的,而这些案例生动具体,个个有名有姓,老百姓吃完了饭可以当休闲读物来看,就如同今天我们喜欢看侦破故事一样。

更重要的是,里面还详细记述了对这些犯人所使用的各种酷刑,如用铁刷子刮皮、抽肠、剥皮等特殊行为艺术,足可以让人把刚吃进去的东西再吐出来,然后发誓这辈子不犯法。

把犯人的罪行和处罚方式写入《大诰》,并起到警示作用,实在是一种创举。

但问题还是存在的,因为当时的人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文盲占人口的大多数,没有希望工程,读过小学(私塾)的已经很不错了,大家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城门口贴着一张告示,一个人读,无数人听,并不是因为读的那个人口才好,而是由于大家都不识字,这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老百姓素质低,即使是通俗的案例也很难普及。

朱元璋再有办法,也不能代替那么多的老百姓去听、去读。

这实在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但奇人就是奇人,朱元璋用一个匪夷所思的办法解决了问题。

他的办法具体操作如下:比如张三犯了罪,应该处以刑罚,县官已经定罪,下一步本来应该是该坐牢的去坐牢、该流放的流放,但差役却不忙,他们还要办一件事,那就是把张三押到他自己的家中,去找一样东西。

找什么呢?

就是这本《大诰》,如果找到了,那就恭喜张三了:如果本来判的流放,就不用去了,回牢房坐牢;如果是杀头的罪,那就能捡一条命。

反之,家里没有这本书,那就完蛋了,如果张三被判为流放罪,差役就会先恭喜他省了一笔交通费,然后拉出去咔嚓掉他的脑袋。

其实从法理上说,家里有这本书,说明是懂得法律的,按照常规,知法犯法应该是加重情节。

不过在当时而言,这也算是朱元璋能够想出来的最好的方法了。

朱元璋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普及了法典,虽然具体效果不一定很好,但他毕竟作出了尝试。

参考消息

《大诰》

在朱元璋的倡导下,明朝百姓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当时直隶(今江苏)有位学者写了一首诗,名为《读大诰作巷歌》,描写许多地方出现了“挂书牛角田头读”

的投入情形。

1391年,朱元璋把能背诵三编《大诰》全文的十多万人召到京城进行表彰。

这不仅推动了法的普及,而且由于《大诰》的广为流传,民间百姓学习识字的也比前朝多了不少。

朱元璋的特殊规定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规定了很多奇怪的制度,如果都写出来,估计要十几万字,所以只简单介绍几种。

而在这些制度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含义。

在那个时候,人去世是不能随便说死的,要先看人的身份,具体规定如下:

皇帝死称崩,公侯贵戚死称薨,大臣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才能称死。

这个规定给人们制造了很多麻烦。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帝火丹王

帝火丹王

与火神祝融火种融合,掌控世间火焰。丹师厉害靠的是什么,掌控火焰炼丹,谁掌控火焰能有咱强。帝都争雄,扶持父亲崛起,让天下没有任何纨绔敢在我面前嚣张放肆,因为我是掌控帝火的一代丹王。...

超级捉鬼道长

超级捉鬼道长

周凤尘,会轻功,会分身,走出大山闯都市。...

去相亲吧爸爸

去相亲吧爸爸

本来杨小光是准备给四岁的女儿找个妈,却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女儿给自己找老婆。...

龙族

龙族

这是一个充满火药味的星球,龙族因为强大恒星的影响,衍生出各种能力,同时也受到各方势力的觊觎。在仇与恨交织中,是选择坠入黑暗之中万劫不复,还是选择超脱凌驾万物之上。这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

萌宝驾到:国民影后是妈咪

萌宝驾到:国民影后是妈咪

小萌宝气呼呼的说小西阿姨是我的!大魔头爸爸威胁道只要小西阿姨做我的老婆,她自然就是你的娘。小萌宝不甘心我长大要娶了小西阿姨!大魔头不行!简小西暴汗你们爷俩儿征求我的意见了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