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上沪文艺的前身就是上沪文学,这家杂志创刊于1953年。
1953年1月至1959年9月,刊名为文艺月报。
1959年10月至1963年12月,改称上沪文学。
1964年1月至1966年5月,与收获杂志合并,刊名为收获。
后来上沪文艺一直有着‘小收获’之称。
所以,收获和上沪文学是属于同根并蒂,缘分深厚。
1977年10月,上沪文学在沪上老牌文学刊物中率先复刊,主编仍是那位巴老爷子。
彼时那十年的影响尚未肃清,上沪文学的编辑们认为旧的刊名仍然存在风险,反复讨论后定刊名为上沪文艺。
其复刊号上的发刊词称:“鼓励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提倡艺术上不同见解的自由争论。
我们首先要求作者创作出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作品来。”
所以上沪文艺对于文学作品的宽容度还是很高的。
季宇宁记得,前世在1979年1月,上沪文艺又改回原名上沪文学,后来就一直沿用下去,直到季宇宁穿越的时候,也没有再改名。
就在季宇宁还在想着为上沪文艺投稿哪一篇小说的时候,上午的第2个电话又来了。
这次的电话是本市来的电话,是京城文艺打来的电话。
对方同样也是个上岁数的女同志,自称是京城文艺小说组的组长,叫周艳茹。
她来电话的目的同样也是约稿。
她说季宇宁投给京城文艺的两篇散文已经过稿被采用。
这两篇散文主要写的是季宇宁在插队中的生活,她认为写的非常有特点,非常出色。
她希望季宇宁能够继续为京城文艺投稿,另外她还有一个想法,京城文艺准备搞一个知青生活的专刊,希望季宇宁能为这个专刊继续写一些关于知青生活的散文或者小说。
所以她觉得季宇宁最好近期能够来编辑部一趟,大家面谈一下。
季宇宁想了想,当即就答应下来。
他下午有时间,他和周组长约好,今天下午就过去。
在他的眼中,京城的文学刊物中,京城文艺是仅次于人民文学的一家杂志社,它和人民文学的关系也有点像上沪文艺和收获的关系,而京城文艺的地位,似乎还要高于上沪文艺,毕竟京城文艺可是在京城的。
在家吃完午饭,他就骑车出门了。
京城文艺是在西长安街7号,电报大楼的后边,就是京城文化局大院里。
季宇宁顺着长安街一直骑到文化局大院,然后按照周组长电话里的指点,找到院里东侧的一个孤零零的小楼,这个楼看起来很有年代感,据说是以前40年代日军驻北平广播电台的所在地。
进入小楼,顿觉逼仄,而且楼里面光线很差,黑不隆冬的。
三拐四转,终于找到了京城文艺的编辑部。
他见到的京城文艺第1个工作人员是一位身量挺高的女同志,20多岁,可能比他还大上几岁。
这位女同志自称叫章德宁,就是季宇宁那两篇文章的责任编辑。
她自然知道季宇宁要来,很热情的请他稍坐一会儿,说周组长那里正好有一位投稿的作者正在谈事情。
又聊了几句,章德宁拿出季宇宁那两篇文章的稿酬单。
季宇宁接过来一看,脸色顿时不虞。
稿酬单上的数字应该是改过的,改之前的数字是按照稿酬标准千字4元计算的,而改动之后的数字是按照千字5元计算的。
这个稿酬标准实在是有些低了,低于季宇宁的预想。
急诊医生秦川得到一个神奇的医德系统,各种各样的神奇道具与医学培训空间让一个平凡的医生变成了医学天才。一个小医生慢慢成长为名医。...
花容倾国倾城,权谋兴国安邦,慈悲能容天下。东方泛白,朝阳初升。淡淡梨妆,松松挽簪,交相辉映,闪着青翠光芒,显得清丽无双。...
(已完本)小时候爷爷为了救命悬一线的她,找大仙为她结了冥婚,并且和她说他是地府里面最厉害的鬼神!原本不信会鬼神之说的她,却在十九岁那年,遭遇大巴坠崖。45个同学,最后全部死亡。在最绝望的时候,邪魅霸道的他出现了,并且将她从最深处的地狱中救了回来。从此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拥有了不死之身,还可以看见鬼怪,而且还一次次陷入麻烦之中。她觉得这些麻烦都是他带来的,于是去找他。可他却邪魅一笑,将她扑倒在了床上,别忘了,是你先招惹我的!所以你要对我负责,而我会负责你所有的麻烦。...
一块来自异世界的石头,改变了他的生活。在那片大6,有高达万米的浩瀚巨树,有形态各异的强大魔兽,更有诡异神奇的云顶天宫那里,修炼灵力是唯一主调。那里,强者被尊崇,弱者被蹂躏想要守护天地吗?…那就变强吧!封尘魔石ps此书天坑读者群3o4794131 (报书中任意人名即可)...
穿越异世,一朝崛起,快意恩仇,万世不移!§你便是风暴又何妨,因为我,将会成为掌控风暴的人!...
本书又名帝国第一驸马关宁穿越了,志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做一个逍遥世子,却成了被退婚的驸马。坊间传闻,历代王朝国祚不能过三百年,大康王朝正处于此,盛世动荡,忠臣受迫,乱世将起。推翻盛世,落魄驸马建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