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且说柳元章随圆觉进了禅室,那禅室的布置十分简朴,唯有一桌、二椅、一香炉、一蒲团而已。
桌子正对着门,上置一香炉,檀香的青烟自香炉中徐徐升起,一开始只是直直一根青烟,升到上空后,轻轻一扭,如同碰到什么东西似的,全都平摊开来,向四处蔓延扩散。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幽幽的檀香,令人心脾皆净。
桌子旁边的墙上贴着一副对联,用楷书写着:
“凡心难解众生烦恼
禅宗可度诸色皆空”
除此之外,只有里面的一堵白墙前面,放着一个蒲团。
两边是窗户,都向外敞开着,外面的树荫映进窗内,显得幽幽的绿。
柳元章与圆觉坐下,寺内僧人送来茶,就退下了。
圆觉手里捻着佛珠,见柳元章正扭着头看旁边的对联,道:“居士一直看这幅对联,可有什么心得?”
柳元章道:“对于这上联,我是同意的,我们这些身处俗世的人,确实是烦恼缠身。
纵然心胸豁达,再想得开,也免不了为一些事而感到烦恼,可下联说的,我就有疑惑了。”
圆觉道:“居士觉得哪里不对?”
柳元章道:“恕我冒犯,我向来是不相信这世上有什么佛和神的,这些不过都是人自己造出来骗自己的罢了。
若是真的有普度众生的佛,那么为何世人烦恼只见增加,不见减少呢?现在这世道越来越乱,百姓的安稳日子过一天少一天,若是真的有佛,佛为何不来拯救苍生?这些只是在下的鄙见,若有冒犯不尊之处,还请主持见谅。”
圆觉道:“柳居士心中有疑惑,能够直言不讳,实属难能可贵,况且刚才已经说明是切磋禅理,既然是切磋,就该无所顾忌,若是顾虑太多而不敢言,那就失了切磋的意义,所以居士不必过虑。”
圆觉捻了一会儿珠子,接着道,“居士方才所说的疑惑,其实正好可以用老衲刚才所说的因缘来解答。”
柳元章欠了欠身,道:“请主持指教。”
圆觉道:“佛教所说的因缘,具体来说就是因缘果报,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此为因缘。
就如同你种下一棵树,那树就会长大,将来开花结果。
你种树是因,开花结果便是果;作恶多端的人,早晚必受报应,作恶是因,报应是果,这也是因缘果报。
方才老衲为什么说居士今日来此是因缘,也是这个道理。
居士心中若是没有烦恼,今日也不会来这郊野看红叶,不会来小寺游览,所以烦恼是因,来到此处便是果。
世间万事万物,无不遵循此理,这是佛家的说法。
居士儒学出身,自然也熟悉儒学经典,同样的道理,在佛家是因缘之说,在儒家则是和合之说。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荀子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和而天下治。
’礼之用,和是最重要的条件;孟子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也强调人心和是关键,只有人和,战争才有胜算;荀子所说的,则更近佛教因缘之说,天地和合与万物生长,不就是一因一果吗?虽然儒释两家所指各有不同,但其中道理却是一样的。
再回到居士刚才所说的疑惑,世人正是因为难解凡尘之心,才会生出诸多烦恼。
佛家宗旨就是普度众生,但这度与不度,还得讲个佛缘。
无缘之人,就算他整日虔诚敬佛,但是因他六根难得清静,也难以消除烦恼;有缘之人,虽然他铁了心不信,但早晚有一日,他能有所了悟,放下一切,即便不是皈依佛门,也能达到诸色皆空的境界。
居士刚才说到,现在世道愈加混乱,百姓不安,为何佛不来普渡众生?我佛大慈大悲,从来不曾舍弃度化众生,只是众生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诸苦,非我佛不度,只因众生身处轮回,杀、盗、淫、妄、酒、贪、嗔、痴,为六尘所迷,不辨因果。
所以我们平时常说自寻烦恼,并不是无人开导,而是自己放不下。
我是个商人,却是天下间最奇怪的商人。二十岁那年,我在摩梭族经历了一次离奇的走婚,差点命丧云南,却也因此改变了我的人生。之后我游走于中国的大江南北,见识了千年未曾打开的乾坤盒,越过了传说中只有魂魄才能游走的不死河。所有的经历写成了这本书,只为了告诉你一件事鬼怪,也不过是我手中的一件商品。以实际发生的诸多灵异事件...
魔力不够用?没关系,我有魔法卷轴斗气不给力?没关系,我有炼金器具魔兽不服气?没关系,我有傀儡玩偶一技在手,天下我有~...
已完结,深情甜宠,1V1大叔,我要你!她羞涩垂眸,心中有点小忐忑。好。他将她打横抱起。情浓时,她心有不甘,明明她才是金主,为什么主宰的人是他?他是神秘尊贵的大人物,冷峻无情不近女色,却唯独对她千依百顺宠宠宠,所以她可以尽情的蹂躏他直到肚子里揣了小包子1v1,甜蜜宠文,呆萌小娇妻VS深情大BOSS小说关键词甜宠小萌妻再嫁亿万首席无弹窗甜宠小萌妻再嫁亿万首席txt全集下载甜宠小萌妻再嫁亿万首席最新章节阅读...
祖灵世界,浩渺无边,万族林立,天骄倍出!高中少年穿越而来,在葛山部无意间觉醒特殊战魂,引得四方风云动,惹来群雄环伺。且看少年如何一步步脱颖而出,成就无上真灵,万族独尊!...
雷波成为天道代言人,习得圣言经,在平行世界赏善罚恶,他该怎样一步步让人建立善恶观最终成为新的天道掌控者?福祸吉凶生老病死富贵荣华,万事万物都在我一言...
六十年代,北京城家家都有一本难练的经,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劳累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吃穿不愁,游荡在北京城的各个胡同,瞅哪都跟有宝贝似的。...